高考化学赋分制是一种根据考生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,再依据等级赋予对应分数的制度。具体而言,将考生的化学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共5个等级。其中
免费线上咨询(老师一对一择校咨询电话)
徐老师:☎15274855379←点击拨打
杨老师:☎18229841031←点击拨打
(微信同号,可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免费咨询)
高考化学评分规则是一种按照考生试卷表现分等,再根据等次确定分数的方法。具体来说,会将考生的化学卷面得分从上到下分为A、B、C、D、E五个档次。这些等级的人数分布大致为,最高等级占比约十五分之一,次高等级和中级等级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,较低等级占比约十分之一三,最末等级占比约二十分之一,对应的得分范围分别是百分之一百至八十六分、八十五分至七十一分、七十分至五十六分、五十五分至四十一分、四十分至三十分五个档位。
划分分数档次,高考化学评分办法把考生的原始分数分为A、B、C、D、E五个档次,每个档次有不同的分数范围,A档次分数范围是100到86分,B档次分数范围是85到71分,C档次分数范围是70到56分,D档次分数范围是55到41分,E档次分数范围是40到30分。
原始分数区间的划定,要参考实际应考者的人数和得分情况,以化学成绩为例,需对所有考生的分数进行降序排列,再按一定比例划分出不同档次的原始分数区间,考生数量多且成绩普遍高时,高等级的原始分数区间会适当调高,成绩普遍低时,低等级的原始分数区间会相应拓宽。
运用特定方法进行运算:高考化学评分体系的换算方法为比例式R/r等于(A-T)除以(T-a)。在此,原始分数范围的高端值减去原始分的差值为R,原始分减去原始分数范围低端值的差值为r,评分范围的上限为A,下限为a,待求的评分为T。借助该公式,能够将考生的原始得分折算为最终的评分结果。确定考生原始分数属于哪个等级区间后,再查看该等级对应的赋分范围,将相关数值填入公式进行运算,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,最终得到考生的T分。
高考化学赋分制的优势
(一)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影响
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优异的考生,这三门科目不参与加分,分数越高,对总分贡献越大。高考中,语文数学外语是统考科目,分数按原始分计入总分。对于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优异的考生,这三门科目的高分能为总分打下牢固基础。由于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稳定且不受加分制度影响,因此学好这三门科目对考生帮助十分显著。
政史地科目成绩突出的学生,因为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,且考核的难度不高,所以取得高分的可能性更大,相应的得分权重也较高。与物化生及物化地这类组合相比,政史地的学习门槛相对较低,这主要是因为它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不高,更侧重于知识点的记忆与积累。考生在应考过程中,能够更便捷地掌握相关内容,进而获得理想的分数。在分数评定上,由于政史地科目的报考热度相对缓和,因此单科的分值设置通常更为优厚。
中等偏弱分数段的学生,特定情形下,得分可能更高,优势更明显。通常分数较高的学生,倾向于选读难度较大的科目,特别是物理和化学。然而在计分环节,这些科目可能因竞争激烈,使中等偏弱分数段的学生处于不利地位。相对而言,中等偏弱分数段的学生,在难度较轻的科目里,或许能借助计分规则,取得更高分数,进而形成更优的竞争条件。
(二)学科组合优势
地理和生物科目,报考学生数量众多,因此竞争压力不大,学科本身的难度也相对较低,学生比较容易在这两门课程中获得较高的分数,地理和生物是当前新高考改革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副科,学生数量多导致竞争环境比较宽松,而且这两门学科在难度上,在六门选考科目中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,对于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而言,通过努力在这两门课程中取得高分的机会相对较高
生物是一门广受欢迎的科目,其入门门槛不高,且容易取得优异的成绩。作为众多考生青睐的学科,它的报考人数仅次于地理。这种学科更侧重于记忆和理解,对抽象推理能力的要求并不苛刻,因此在难度上比物理和化学要低一些。只要能够系统性地归纳知识点,并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,掌握这门学科并不是难事,所以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分数。
物理方面,行业内部竞争较为白热化,但可选的专业领域非常开阔,对于物理学得好的学生而言,所承受的竞争压力会相对减轻一些。物理学科在等级赋分体系里,考生数量越多,行业内部的竞争就越发强烈。不过,对于那些物理学得不错的学生来说,感受到的压力并不会太大。物理学科在理科领域中具有非常强的根基性,能够为考生开辟出许多不同的大学专业方向。
化学学科跟物理学、生物学等学科联系紧密,有助于提升总成绩。对于学习理科的学生,选学化学能更好地和其他理科课程配合,从而有助于提升总成绩。在生物工程、材料科学这些专业领域,化学知识扮演着关键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