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轴题不是“天书”,而是命题人留给坚持者的“阶梯”。复读这一年,你缺的不是智商,而是把难题“拆碎”的思维。
免费线上咨询(老师一对一择校咨询电话)
徐老师:☎15274855379←点击拨打
杨老师:☎18229841031←点击拨打
(微信同号,可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免费咨询)
一、先拆题,再做题
快速识别题目类型:只要瞥一眼题目末尾,若见到“数值区间”“始终成立”这类字眼,就能确定这是函数与导数相结合的题目。
分解框架:将主问题分解为三个到四个“小题”——计算导数、确定增减范围、寻找最值、处理不等式变形。每项单独准备草稿,可以争取部分分数并保持稳定心态。
从结果出发进行逆向思考,先进行假设验证。选取典型数值进行试探,据此推断出应该构建的函数关系式或是不等式形式,思路便清晰起来。
二、把“错题”变“模板”
三模卷上那道关于放缩的导数题目,解题过程出现了失误,将其裁剪下来,粘贴到笔记本中,在旁边注明错误原因,不要写上“马虎”这个字样,可以写明具体问题,
膨胀方向错误,忽略等于的界限,可以构建1除以x加上自然对数x大于等于1。
七天之后,再以那个相同的格式重新编造一道题目,完成之后马上提交审核,把解决难题的本领培养成本能反应。
三、每日10分钟“极限口算”
压轴题往往死在计算链。睡前做一组“极限口算”:
心算函数f等于x乘以自然对数x当x趋近于零正的极限,求解函数一除以x减去自然对数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,促使大脑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判断数值的相对大小,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做到准确、迅速、可靠。
四、考场3分钟“逃生通道”
真的卡壳?立即启动“逃生通道”:
1. 写已知→求,列式不空白;
如果时间允许的话,我会把想法写成文字,这样老师可能会给两分。
3. 跳题前在草稿画,回头有余力再冲。空白=0,思路≠0。
总结:关键题并非难于高攀,真正棘手的是机械地演练而非深入剖析。回顾这整一年,应当将每一道难题视作锻炼智力的工具,剖析透彻三十道之后,便会察觉满分的大门其实敞开,叩开它的钥匙正是你的演算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