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新觉罗·弘历(1711-1799),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,年号乾隆。他是中国封建帝王史上最长寿的皇帝,在位时间60年,仅次于祖父康熙皇帝,禅位后仍训政3年半
免费线上咨询(老师一对一择校咨询电话)
徐老师:☎15274855379←点击拨打
杨老师:☎18229841031←点击拨打
(微信同号,可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免费咨询)
爱新觉罗·弘历生于1711年,卒于1799年,系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统治者,其统治年代称为乾隆。这位帝王是中国封建君主中寿命最长的,执政长达六十年,仅比祖父康熙少一年。即便退位,他仍指导朝政三年半之久,堪称历史上掌权时间最久的君主。在他治下,众多杰出人才涌现,他们为清朝效力,展现卓越才能,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他们的事迹。
乾隆时期的有名大臣有谁
张廷玉一生经历了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个朝代,是雍正皇帝在临终时亲自选定辅佐皇太后的重臣,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能够入祀太庙的汉族官员。他官至内阁首辅,同时担任领班军机大臣,堪称朝廷中的实际掌权者。在清朝初期,除了那些异姓的王公外,张廷玉的官职高度是汉族官员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。
富察·傅恒是乾隆帝的正妻孝贤纯皇后的亲弟弟,也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,曾两次因功被封为一等公爵位。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担任“保和殿大学士”的官员,富察家族在乾隆朝权势显赫,他是家族中的核心人物。乾隆皇帝曾称赞他“世胄元臣,与国休戚”,在他去世后追赠了“郡王”的爵位。富察·傅恒声名远扬,备受恩宠,被认为是满族中的杰出人才。
和珅生于1750年卒于1799年,系满洲正红旗钮钴禄氏族人,为乾隆朝中期炙手可热的权要人物。他身兼数职,曾担任过内阁大学士、户部尚书、刑部尚书、吏部尚书、理藩院尚书、领侍卫内大臣、军机大臣、文华殿大学士等要职。凭借手中的权力,他囤积了极为庞大的财富。
刘统勋是清朝八位获得“文正”这个文臣最高谥号的官员之一,乾隆皇帝称赞他具备古代大臣的风范,一生都保持正直品格。刘统勋去世时,乾隆皇帝非常悲痛,痛哭流涕,认为失去了得力的助手,刘统勋才是真正的宰相之才。
刘墉生于1720年,卒于1805年,籍贯山东诸城,人们常称他为“罗锅宰相”“刘罗锅”“浓墨宰相”。他是乾隆朝一位知名的大臣,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。他出身于官宦之家,曾祖父是顺治年间的进士,祖父曾担任四川布政使,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年间备受推崇的名臣。任职期间,他严格要求自己,遵守法度,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,先后担任过翰林院学士、太原知府、江宁知府、内阁学士、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务。
乾隆时期清朝在世界实力
清朝在乾隆年间国力达到鼎盛。那个时代,国家经济总量占据了世界三成,粮食收成和税收都刷新了历史记录。同时,乾隆皇帝推行多项政策,例如土地改革和税收调整,以此加强国家的团结与安定。
乾隆朝的军事实力十分雄厚,清军的构成主要是八旗部队和绿营部队,这两个军种在乾隆年间获得了显著的增长和加强。八旗部队发源于东北,成员平时务农,打仗时穿戴盔甲参战,配备有鸟枪、红衣大炮等精良装备。绿营部队则由明朝的投降军队改编而来,经过改革后,成为清朝的主力武装力量。乾隆帝还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军队建设,包括整饬军纪、改善士兵福利等,显著增强了部队的作战能力。
清朝在对外交往上采取了保守的策略,注重农业生产而限制商业发展,因此与外界的往来变得稀少。不过,在处理邻近国家的事务上,清朝展现出一定的强硬态度,例如成功平定了准部和回部叛乱,以及抵御了廓尔喀的入侵,这些行动彰显了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威望。
清朝在国际上的分量和作用,在乾隆那个年代非常显著。那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、粮食收获量和政府税收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,彰显了它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作用。不过,乾隆皇帝推行的与世隔绝措施,使得清朝慢慢赶不上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步伐,最后在***冲突中吃了败仗。